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創新轉型,安徽制造跑出“加速度”(來源:新華網)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18-05-25 09:10
創新轉型,安徽制造跑出“加速度”(來源:新華網)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18-05-25 09:10
新華網合肥5月23日電(王雷 韋娟)
圍繞構建現代化制造體系,用智能制造激發新動能,從增品種提品質到用自主創新能力創品牌、造精品,從去產能到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安徽省近年來主動適應并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開展制造強省建設,持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省工業經濟呈現出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并走出一條創新發展轉型之路。
五年來,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2%,居全國第5位、中部第2位;其中,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1位,2014年、2015年均居全國第7位,2016年居全國第5位,2017年居全國第6位,始終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五年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跨過兩個萬億臺階,年均增長9.2%,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年均增加1496戶,居全國第1位。
“助跑”:智能制造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位于合肥經開區的聯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表面貼裝(SMT)自動化生產車間內,一臺臺筆記本電腦經過智能化流水線上的錫膏印刷、零件貼裝、低溫焊接等工序后,自動完成檢測,最終包裝完畢,等待著漂洋過海,銷往世界各地。其間,只有部分機器前有少許工人在進行作業。
數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時刻滾動的數字直觀地顯示著聯寶迄今為止生產的筆記本電腦數量。從2012年底投產以來,這里制造出的筆記本累計逼近億萬臺,成為聯想在全球最大的筆記本生產基地。
“在生產高峰期,平均不到1秒就有一臺筆記本電腦下線。”數控中心項目經理薛貞宇介紹,聯寶每天平均處理2000筆訂單,4個小時內可調取2000多個電腦部件。從接受訂單到工廠出貨,用時都在48小時之內,交付時間比業界標準快15%。
在副總經理張繼偉看來,高效的生產得益于先進的智能制造系統。“采用智能化解決方案后,聯寶的整體制造水平不斷提升,相比之前,成本減少15%-25%,制造效能提升25%-45%,縮短交付周期30%,實現了生產流程管理的精細化和生產過程的數字化。”
這種智能化轉型在安徽省的制造業領域并不少見。作為白色家電的龍頭企業,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而浦”)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智能制造的戰略布局。據悉,其在合肥打造的工業4.0智能工廠于2017年11月7日正式投入生產運營,而這里也成為惠而浦全力打造的全球三大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之一。
機械手替代人工進行取件、材料搬運,焊裝夾具自動鎖緊或打開,并與部件自動上下自然銜接;焊接生產同時可以通過切換不同工裝夾具,實現不同洗衣機機桶的分裝組接……走進位于合肥高新區的惠而浦智能工廠,車間新引進的意大利全自動焊接機器人正在大顯身手,經過15秒的自動檢測、滾邊等一系列工序后,一塊粗糙的鋼板瞬間演變成嵌有排水口的內桶成品。
“原先擁有60多人、20多臺機床的傳統生產線,改造后,只需要3個人、1個系統、1臺機器人、3臺機床,不僅實現了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大量節約成本,還讓產品合格率從95%提升到接近100%。”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艾小明表示,區別于傳統的家電工廠,惠而浦智能工廠運用了智能機器人、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核心技術,將生產裝配、供應鏈、倉儲物流整合成一個大系統,實現生產、計劃、物流、銷售、用戶的完整統一,實現了全過程追溯。
平板顯示產業從無到有;人工智能迅速崛起,“中國聲谷”揚帆起航;新能源汽車呈領跑之勢,集成電路風生水起......來自安徽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安徽共實施424個重點智能制造項目,總投資352.7億元;23個項目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專項支持,居全國前列。
“領跑”:自主創新占據行業制高點
坐落在合肥新站區的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有一組數據:全球每5部智能手機,就有1塊液晶屏出自京東方;每10部平板電腦,就有3塊屏為京東方生產。
總投資458億元的合肥京東方全球首條最高世代TFT-LCD10.5代線提前點亮投產,形成65英寸以上8K顯示面板批量供貨能力,開創全球顯示領域新的里程碑,安徽成為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配套最完善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
下好創新“先手棋”,技術創新是根本保障。在京東方的陳列室內,持續更新的高科技產品正在不斷豐富其內涵:多點觸控技術,便可享受3D“水果忍者”體驗;當顯示屏遇上冰箱,物聯網家居變得更智能;82英寸10K曲面顯示屏,已成為全球最高的分辨率曲面顯示產品……經過近10年的發展,京東方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由原來行業的“追隨者”轉向“領跑者”。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合肥新型顯示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20.8%,液晶顯示屏占國內同行業的8.5%。而在京東方建設之前,國內大尺寸電視用液晶面板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作為全國最大“家電之都”的合肥,更是飽受缺“屏”之痛。
探究發展背后的密碼,關鍵在于自主創新。集團副總裁、合肥區域總經理張羽透露,京東方年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7%-8%,而全行業平均不到2%。“中國企業想要在全球市場中立足,靠自主創新來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是必須要走的道路,不走這條路是沒有出路的。”
在沿江城市蕪湖,一個機器人產業園的建設正在步入“快車道”,落戶的機器人企業已近百家。依托汽車及零部件、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蕪湖市重點引進華研機器人、斯瑪特自動化等一批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實現機器人整機研發生產和應用推廣的銜接,加快推進重點企業裝備智能化升級改造。
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該市出臺《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囊括產業發展基金扶持、購機補貼、研發平臺及高端人才引進、技術成果產業化等20項扶持政策。
在技術研發方面,蕪湖成立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1+N”模式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資源,建立哈特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安普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賽寶機器人產業技術等國際化開放式公共研發平臺;建立并不斷完善政策支持、投融資、應用推廣、人才支撐、檢驗檢測服務、公共服務配套六大產業支撐體系,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培育提升產業能力,打造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自主創新新高地。
在快速發展的物流行業,同樣需要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在合肥井松自動化科技公司(以下簡稱“井松”)二樓的生產調試現場,一款激光導航的黃色無人小車(AGV)正在模擬的車間環境下進行工作,它在較短的時間內,準確地將車間所需的配件運達,并安放在指定位置。
去年5月,該款機器人一經亮相便受到業內關注,并于今年實現批量生產。總經理姚志堅介紹,與以往依靠二維碼的物流機器人相比,“小黃人”不僅會自己干活,還會自己“吃飯”。學會路徑后,它會在電量快耗盡時自己去充電,而且可以達到“充電十分鐘、工作兩小時”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隨著智能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設備應運而生。在姚志堅看來,只有將焦點專注于完善產品,并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才能保持企業持久的競爭力和生存活力。
據悉,井松成立十年來,公司已經有7項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和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目前,井松已經培養了一支近40人的技術研發隊伍,每年將不低于5%銷售收入的資金投入研發,并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在智能物流迅速成長和擴張的今天,井松生產的“小黃車”成為全球首家擁有“視覺導航系統”的物流機器人,使安徽在這一領域占據了制高點。
“選跑”:綠色制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日前,在國家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第二批綠色制造名單中,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超威電源有限公司、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入選數位居全國第二。
作為冰箱品類唯一一家摘取“智慧冰箱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安徽省第一家獲得“綠色工廠”榮譽稱號的家電企業,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菱”)的“綠色智造”實力不容小覷。
繼合肥、綿陽智能冰箱生產線擴能項目相繼投產后,美菱年產100萬臺環保節能冰箱智能生產線也在景德鎮順利投產。同時,有39款冰箱產品入圍國家級綠色產品,占據了冰箱品類的近“半壁江山”。
在美菱生產制造基地,車間自動化的生產機器操控計算機被深度運用,產品實現了生產信息化管理,由此,產品制造、包裝、運輸的全過程正在為美菱綠色制造打上智能、環保、可持續的標簽。
“‘綠色智造’是美菱助力‘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砝碼。”生產制造中心總經理王金杰表示,美菱近年來一直在踐行綠色發展的承諾。“從日耗電0.23度的頂級節能冰箱的投產到0.1度變頻技術的運用,再到搭載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的M鮮生冰箱問世,我們希望用高科技產品來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助力工業“綠色”轉型,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利股份”)也一直在“發力”。扎根安徽,安利股份二十多年來一直聚焦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主業,目前已是全國專業研發生產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規模最大的企業,連續4年位列“中國輕工業塑料行業(人造革合成革)十強企業”且綜合排序第一,是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走進安利股份的展示大廳,琳瑯滿目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懸掛在陳列架上的合成革材料樣品和擺放在陳列臺上的產品實物,集功能性、美觀、時尚和環保于一體。
目前,高性能、多功能和綠色生態環保已成為安利產品的核心優勢,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各項生態環保性指標和功能性指標均達到或優于歐盟標準和國家生態合成革產品技術標準。
“‘百年基業,環保先行’,這是我們環保工作的風向標,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董事長姚和平介紹,目前安利工業園已建成具有1200m3/d處理規模的污水處理站項目,項目采用全自動控制系統,在線監測,設備精良,工藝技術國內先進。不僅如此,安利股份在煙氣排放方面,建立了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采集的數據與合肥市環保局聯網,實時發送。
美菱和安利的“生態改革”,是當前安徽制造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過去的一年,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8%,高于年度4%的下降目標,工業領域綠色發展任務也圓滿完成,而今年,這一數字將有望下降到3.5%。
在繪就安徽高精尖制造業的發展藍圖中,“綠色低碳”始終是重要的一筆。在綠色發展的“旗幟”指引下,生態猶如新鮮的氧氣,正加速融入安徽制造產業的“血液”。
安徽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表示,近年來,安徽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新型制造體系,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創新驅動孕育的新動能正成為支撐安徽制造發展的主要動力。下一步,安徽將加快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先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生態環境,積極探索“互聯網+制造、基地+基金、龍頭+配套、存量+增量、集約+循環”五條發展路徑,著力做好智慧經濟大文章,加快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精品化、服務化方向升級,推動安徽制造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1年,培育認定省級新產品2500個、工業精品1000個,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等先進制造業集群。
網站導航(點擊進入)
CONTACT
聯系我們
電話:+0551-68992815 68991746 65896888
傳真:+0551-63858888 68991640
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地址: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拓展區(繁華大道與創新大道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