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來源:安徽日報)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18-01-26 09:27
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來源:安徽日報)
- 分類:媒體關注
- 發布時間:2018-01-26 09:27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應有新作為。
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省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較好完成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任務。大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出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以及支持“三重一創”等若干政策意見,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下好創新“先手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啟動建設。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功舉辦“錦繡安徽迎客天下”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動。加強重點污染防治,整體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打好脫貧攻堅年度戰役,再戰再捷目標圓滿實現。居民增收提速,公共服務提質,社會保障提標,實現了經濟穩中有進、結構優化、穩中向好。
邁入2018年,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宏大棋局如何落子?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搶占創新型產業和智慧經濟發展制高點;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進一步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三農”工作全面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擘畫了2018年我省重點工作。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凝聚智慧力量。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揚帆啟航,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世界首條量子通信保密“京滬干線”開通,“人造太陽”創造世界紀錄,世界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10.5代線正式量產,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入列國家人工智能四大開放創新平臺,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批,創新引領型發展在江淮大地呈現蓬勃生機。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姚和平:塑造引領型發展,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創新,把握創新特點和規律,既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又善于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突破。要搭建協同創新平臺,重視中小企業創新,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實現綜合創新、系統創新、團隊創新、持續創新。要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既尊重個人創造,又注重集體攻關,點燃“第一資源”創新激情。要加強制度創新,盡快將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固化為地方法規,強化政策的權威性、普遍性和約束力,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創新文化和創新導向。
抓好“三去一降一補”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再退出煤炭產能690萬噸,壓減生鐵粗鋼產能228萬噸。推進“僵尸企業”處置,破除無效供給。
2017年,我省印發做好煤炭、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實施意見,關閉煤礦4對、退出煤炭產能705萬噸,化解煉鐵產能62萬噸、煉鋼產能64萬噸,穩妥分流安置職工2.4萬人,徹底取締地條鋼企業,全面完成年度任務。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黃金峰:從小康社會邁向現代化社會、從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階段,前提是產業結構和層次的升級。沒有高質量的供給,現代化就無從談起。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結構性問題就是供需結構不匹配、產業低水平重復過剩與高品質產品短缺并存,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從我省來看,深化供給側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具有現實緊迫性。建議落實新發展理念,繼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持續化解過剩產能,因城施策去庫存,優化融資結構去杠桿,大刀闊斧降成本,抓住關鍵補短板,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增強改革協同性,發揮各方積極性,著力提升政策的針對性、準確性、有效性,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全省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
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新聞鏈接·
2017年6月,我省先進制造業“一號工程”——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建設。以此為契機,全省啟動了一大批優質項目建設,全面發力先進制造業。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8%,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39.8%提高到40.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4%,產值占比由23.3%提高到24.7%。《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實施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現代醫療醫藥等專項支持政策,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王有軍:振興實體經濟,重點在制造業,難點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建議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培育工程,實施“名城、名園、名企、名品”戰略,制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開展“機器換人”,培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發展智能制造;推進“建芯固屏強終端”行動計劃,加快電子信息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實施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計劃,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示范企業。同時,應大力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工程,實施規上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促使紡織、輕工、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消費穩定較快增長,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推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
去年,在消費升級戰略引領下,我省堅持擴消費、惠民生,強化政策支持,啟動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大力發展品牌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為擴大有效投資,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投資環境,充分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章宏韜: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發現和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要,推動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協同共進、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有效對接,構建消費升級、有效投資、創新驅動、經濟轉型有機結合的發展路徑。當前,居民消費結構正逐漸從滿足日常生存轉向追求品質和享受,消費結構日益多元化。擴消費必須適應這種趨勢,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不斷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民間投資是擴大有效投入、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支撐。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吸引民間投資更多進入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使民間投資在補齊短板、培育新動能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三農”工作全面發展。
我省去年糧食總產695.2億斤,創歷史第二高位。建設優質專用小麥、水稻訂單生產基地565萬畝、650萬畝,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9.2%。農村“三變”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實施改革的村755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實現縣(市、區)全覆蓋,試點村達1253個。完成自然村48.3萬畝常住農戶衛生廁所改造和221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清理215萬噸農村陳年垃圾。在534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和670個省級中心村開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楊增權: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實施的重要國家戰略。建議要大力發展農村產業經濟,扶大扶優扶強龍頭企業。要注重保護好鄉村風貌,保留傳承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優秀的鄉村文化、民俗文化。要吸引青年一代回鄉創業,專門制定政策,讓年輕人感到農村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要建立科學嚴謹、推動有力的工作機制,細化完善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時間表,細化任務清單,一張藍圖、一以貫之地把鄉村振興戰略抓實抓好。
深化“放管服”改革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啟動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規范審批權責和標準。
一年來,我省“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鄉四級公共服務清單和省市縣三級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政府清單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全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以馬鞍山市為例,依托微信公眾號搭載“馬鞍山清單服務平臺”,便于企業與市民查詢相關事宜,并推出首批414項窗口辦事“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何寧: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給很多領域的服務帶來了顯著變化,政務服務也不例外。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政府辦事效率和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未來,應當加快推進政府部門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清理不必要的循環證明、重復證明,使網上辦事的深度和廣度更上新臺階。凡在網上能辦的事盡可能網上辦理,讓群眾少跑腿。對必須到場辦理的事項,盡可能減少到場次數,努力實現“最多跑一次”。
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新聞鏈接·
2017年,安徽加速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經濟開放度不斷擴大,外貿總額首次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36.4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6%,高于全省出口水平3.4個百分點。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張箭:過去一年,面對全球經濟的復蘇態勢,我們積極搶抓機遇,堅持育企業與拓市場并重、促出口與擴進口并重、新業態與新模式并重、建平臺與暢通道并重、強政策與便利化并重,著力擴規模、優結構、增后勁,不斷提升外貿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全年全省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4.2億美元,同比增長35.5%;實現服務貿易額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1%。今年,商務部門將堅持以全面開放為必由之路,全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打造高水平合作平臺,大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新聞鏈接·
去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及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針對性解決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政策落實為重點,以“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和脫貧攻堅大排查活動為抓手,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集中優勢兵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年初確定的“90萬人以上脫貧、1000個以上貧困村出列、力爭2個貧困縣摘帽”的年度減貧計劃有望全面如期完成。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孫嬌嬌:脫貧肯定要靠貧困戶自己的努力,但也要發揮扶貧干部“領頭雁”作用。駐村幫扶干部常年堅守在一線,肩上的責任重大,但是脫貧的壓力以及生活的負擔等,都會影響到駐村干部的工作狀態。因此,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注重在精神上激勵駐村干部,營造“我扶貧、我光榮”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也要在物質上保障駐村工作的開展,關心駐村干部的身心健康,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中,推動廣大一線扶貧干部取得更大的脫貧實效。
網站導航(點擊進入)
CONTACT
聯系我們
電話:+0551-68992815 68991746 65896888
傳真:+0551-63858888 68991640
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地址: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拓展區(繁華大道與創新大道交叉口)